搜索

SEARCH

销售热线:010-62122533 服务热线:010-62121399

24小时热线:

13311060262

 

 

销售热线:010-62122533 技术热线:010-62121399 | 北京市昌平区黄平路泰华龙旗广场D座15层 | 客服信箱:aobsoft@126.com | 邮编:100098

乘车路线:地铁育新站B口出北行600米; 地铁霍营站E口出西行800米。

京ICP备09070052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  京公网安备110108004292号  Copyright 2008-2012

版权所有·北京奥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AOB Softwar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          

OA办公系统

>
新闻资讯详情

数字化转型咨询

浏览量
【摘要】:
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化转型策略、数字化商业模式设计、数字化转型场景选择策略、数字化转型场景设计、数字化管控与组织设计、数字化应用项目开发、实施和运营、数字化项目运维服务

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化转型策略、数字化商业模式设计、数字化转型场景选择策略、数字化转型场景设计、数字化管控与组织设计、数字化应用项目开发、实施和运营、数字化项目运维服务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信息技术作为通用使能技术,不仅代表着一类新兴技术,催生一个个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关键是能够加速推动“硬件”日益标准化和“软件”日益个性化,引发传统创新体系、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发生系统性重构。对企业而言,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不确定和信息技术进一步引领组织模式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互动,生产力变革与生产关系变革相辅相成,实现螺旋式上升、可持续迭代优化的体系性创新和全面变革过程。从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角度,涉及战略调整、能力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模式转变等一系列转型创新,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

 

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组织(企业)是一个创造、传递、支持和获取价值的系统,每一项数字化转型活动都应围绕价值效益展开,数字化转型在根本上是要推动其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不断创造新价值,打造新动能。其价值体系没有得到优化、创新和重构,不能称之为成功转型。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架构和方法机制应始终以价值为导向,通过周期性明确价值新主张,提升价值创造、价值传递的能力,转变价值获取方式,创新价值支持、价值保障支撑体系,稳定获取转型成效。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是新型能力建设。数字化转型过程就是一个系统性创新的过程,应对转型和创新引发的高度不确定性,相关方最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新型能力,国际国内知名机构都在积极关注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就是数字化生存和发展能力,就是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提升、整合、重构组织的内外部能力,赋能业务加速创新转型,构建竞争合作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形成新动能,不断创造新价值,实现新发展的能力。未来是数字经济、范围经济的时代,基于信息技术赋能作用获取多样化发展效率是其基本规律,组织(企业)只有顺应这一规律,共创、共建、共享新型能力,并赋能业务,才能应对日益个性化、动态化、协同化的市场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其核心关键作用首先是作为一种信息沟通的媒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基于数据的信息透明和对称,可提升组织(企业)综合集成水平,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配置效率。其次,随着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数据也已成为一种新的信用媒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基于数据的价值在线交换,可提升数字组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第三,用数据科学重新定义生产机理,数据还将成为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新载体,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基于数据模型的知识共享和技能赋能,可提升生态组织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潜能

 

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架构 

为有效实现数字化转型,按照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的要求,企业应从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业务创新转型五个方面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关联关系,务实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的总体框架,主要针对 “做什么”、“怎么做”和“路线图”,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视角、过程方法和发展阶段,系统阐释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过程联动机制和分步实施要求 

 

数字化转型的五大任务 

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是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组织应从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治理体系和业务创新转型等五个视角出发,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关联关系,系统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价值创造、传递、支持、获取的路径和模式。 

 

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发展战略 

组织应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将其作为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根植于组织发展战略全局。条件成熟的组织,应将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发展战略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发展战略视角包括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三个子视角 

 

五项重点任务之二:新型能力 

组织应将新型能力建设作为贯穿数字化转型始终的核心路径,通过识别和策划新型能力(体系),持续建设、运行和改进新型能力,支持业务按需调用能力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而加速推进业务创新转型,获取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新型能力视角包括与价值创造的载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对象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主体有关的能力、与价值创造的驱动要素有关的能力等六个子视角

 

五项重点任务之三:系统性解决方案 

组织应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策划实施涵盖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要素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支持打造新型能力,加速业务创新转型,并通过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推动新型能力和业务创新转型的持续运行和不断改进。系统性解决方案视角包括数据

 

五项重点任务之四:治理体系 
       打造新型能力,推进业务创新转型,除了策划实施系统性解决方案以提供技术支持,组织还应建立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并推进管理模式持续变革,以提供管理保障。治理体系视角包括数字化治理、组织机制、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四个子视角


      数字化治理
       组织应运用架构方法,从数字化领导力培育、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化资金统筹安排、安全可控建设等方面,建立与新型能力建设、运行和优化相匹配的数字化治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 围绕实现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要素和有关活动的统筹协调、协同创新管理和动态优化,建立适宜的标准规范和治理机制;
b) 高层领导者对数字化转型敏锐战略洞察和前瞻布局,以及由一把手、决策层成员、其他各级领导、生态合作伙伴领导等共同形成的协同领导和协调机制;
c) 全员数字化理念和技能培养,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人才绩效考核和成长激励制度,以及跨组织(企业)人才共享和流动机制;
d) 建立适宜的制度机制,强化围绕新型能力建设等数字化资金投入的统筹协调利用、全局优化调整、动态协同管理和量化精准核算;
e) 有效开展自主可控技术研发、应用与平台化部署,充分应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完善安全可控、信息安全等相关管理机制,提升整体安全可控水平。


      五项重点任务之五:业务创新转型 
      组织应充分发挥新型能力的赋能作用,加速业务体系和业务模式创新,推进传统业务创新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数字新业务,通过业务全面服务化,构建开放合作的价值模式,快速响应、满足和引领市场需求,最大化获得价值效益。业务创新转型视角包括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业务培育四个子视角。 


      数字业务培育
      数字业务培育是指通过数字资源、数字知识和数字能力的输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数据资产化运营形成服务于用户及利益相关方的新业态,包括但不限于:
a) 对外提供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交易等数字资源服务;
b) 基于知识数字化、数字孪生、智能化建模等对外提供的知识图谱、工具方法、知识模型等数字知识服务;
c) 通过主要业务相关的数字能力打造及其模块化、数字化和平台化,对外提供研发设计、仿真验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数字能力服务。


      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变革要求组织应按照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的要求,识别和打造新型能力(体系),将新型能力建设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以新型能力建设全方位牵引转型活动,针对数字化转型的五个视角,系统化、体系化建立发展战略、新型能力、系统性解决方案(要素)、治理体系和业务创新转型等五个过程联动方法,并建立上述方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上一篇: